探秘康宁实验室:机器人如何“折磨”玻璃以打造坚韧手机屏幕
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,科技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今天发布博文,初探康宁位于纽约北部的旗舰研发中心,见识一块手机屏幕玻璃的诞生过程。
参观首先从熔炉区域开始,康宁公司将在这里烧制玻璃的原材料,研究人员将多种新型材料倒入多个小型炉子,进行新材料的验证测试,这些材料在熔融状态下温度高达 1650°C,呈现出刺眼的光芒,必须戴上专用的护目镜才能直视。

▲ 图源 Android Authority,下同
而研发人员这次介绍起康宁的“熔融拉伸法”,它可以将特殊配比的砂和无机材料组成的原材料在融化后流入 V 形槽,最后将高温溶液均匀地从 V 形槽边缘溢出,制成两片较薄的玻璃膜,并在底部融为一体。
这些玻璃均在空中成型,冷却过程中不会接触到任何固体表面,因此其表面天然就是平滑状态,无需打磨就能得到坚固的手机盖板,经过化学强化后性能还会更强。
不过烧出玻璃只是第一步,这些玻璃必须足够坚韧才能应对现实使用的各种意外情况,因此工程师会将这些玻璃带入康宁可靠性实验室,在这里“折磨”这些玻璃。
工程师首先做了一个小实验,用钥匙去刮一块普通的塑料盖板和康宁玻璃,最终塑料被划得伤痕累累,而康宁大猩猩玻璃完好无损。

随后映入眼帘的便是“刮擦机器人”,它可以自动使用加重的砂纸反复摩擦玻璃,对比之下,友商的玻璃在 1kg 压力下就被划伤,而三星 Galaxy S24 Ultra 使用的大猩猩 Armor 玻璃在 4kg 压力下依然没有痕迹。

之后工程师还要进行“滚筒测试”,将手机盖板玻璃和钥匙、硬币、指甲刀、梳子等物体放入包内,并通过滚筒机反复翻滚,模拟人们日常将手机装入口袋的使用场景,这些玻璃将被不断地撞击和刮擦,不合格的玻璃将会被淘汰,只有经受住这种考验的产品才能流入市场。

同时工程师还要进行跌落测试,将玻璃弯曲成弧形后跌落至沥青路面,友商的玻璃瞬间碎裂,而大猩猩玻璃则是能从高处坠落后保持完好,这个实验室还带有分析设备,可使用高速摄像机分析跌落瞬间的应力,还可应用模拟设备分析坠落的各种场景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爱迪生的第一代电灯泡玻璃出自康宁,结合IT之家此前援引 Appleinsider 报道,康宁与苹果的合作始于乔布斯在 2007 年的一次成功游说,当时乔布斯曾“压力”康宁 CEO 威克斯,冒着承受乔布斯怒火的风险,也要接下 iPhone 屏幕的生产合同。
版权声明
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驾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