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科研团队实现全球首次8英寸硅基氮化镓衬底的氮极性技术突破
3月24日,九峰山实验室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,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一项国际领先的技术——以氮化镓材料为核心的8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衬底(N-polar GaNOI)。这一创新不仅推出了全国首个100纳米高性能氮化镓流片PDK平台,还完成了动态远距离无人终端无线能量传输的示范验证,标志着我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代表,因其出色的物理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,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产业技术革新。在消费电子产品中,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高效充电器,已经展示了氮化镓技术的潜力。此外,由于其高频率、高功率和高效率特性,氮化镓正在无线通信、卫星通信、雷达与导航、智慧医疗、物联网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,逐渐逼近规模化应用的门槛。
九峰山实验室的创新在于,他们首次在全球8英寸硅衬底上实现了氮极性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功能材料的制备,这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。他们的技术成果在成本控制、材料性能提升和良率提升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,为大规模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PDK平台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工具,九峰山实验室发布了国内首个100纳米硅基氮化镓商用工艺设计套件。这款PDK拥有跨代际开发能力,能适应高通量卫星通信等场景的需求,通过100纳米栅长技术,提高了器件的截止频率,扩展了毫米波频段的应用范围。同时,它还具有高性能和低成本的优势,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尺寸的兼容和成本降低。
在无线能量传输方面,九峰山实验室成功构建了动态远距微波无线传能系统,实现了20米范围内的无人机动态无线供能,突破了传统无线充电的距离限制。这项技术为物流、农业、工业4.0、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,标志着我国在高频高功率无线传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微波无线传能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,其应用前景广阔,涵盖了远程充电、工业4.0、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、通信、物联网、应急救灾装备能源保障以及医疗等多个领域。
版权声明
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驾考网